小说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刘宋天下 >第四十四章 大晋忠臣刘氏父子45(1 / 2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四十四章 大晋忠臣刘氏父子45(1 / 2)

“父亲,既然谣言是从孟公府中传出来的,我们只有遏制源头,方能安定人心。”

明白了怎么回事,刘义之开口说出自己的对策。

“孟公身为尚书仆射,我等自然无法阻止他与群臣联络,不如把这件事放到朝会上,商议出一个结果。”

“若是陛下同意坚守建康,抵御卢贼,那孟公自然无话可说。倘若有人再敢言移驾江北,便是妄议国策,扰乱军心。”

刘义之的方法很简单,索性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讨论,一旦确定,谁要是再敢哔哔赖赖,那就是妄议国策,动摇军心。

要不然就像现在这样,大家意见不一,有的主张坚守,有的主张退避,搞得谣言四起,民众也不安心。

孟昶虽然是尚书仆射,可刘裕是录尚书事,掌握朝政大权。

正所谓,政不任下,虽置三公,事归台阁。朝廷事务由尚书台管理,而三公之职,备员而已。

当然,三公加上录尚书事的名头,便可顺理成章的管理尚书台,处理朝政。

比如,太傅袁隗,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,便是由太傅袁隗和大将军何进两个人领导尚书台,处理政事。

刘备称帝后,以诸葛亮为丞相、录尚书事,刘巴为尚书令,诸葛亮便可以通过录尚书事,领导尚书台,统领刘巴等人。

王敦录尚书事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从而掌握了政权、军权。

刘义之的意思就是让刘裕在朝堂上,依靠自身的权力和威望,强行通过坚守建康的决议。

“主公,不如就把此事放到朝议上由群臣商讨,彻底断绝孟尚书躲避江北的念头。”旁边的府僚也出口建议道。

“唔,此事确实应该有个说法了,否则人心难安。”刘裕思忖片刻,决定在朝议之时,正式提出来这件事。

这几日,他一直忙着招募民众,布置防御,反倒是没有来得及统一朝臣思想。

翌日,朝会。

晋安帝司马德宗如同一个纸片人,高居御座之上。

下方的大臣则是神态各异,如今内忧外患,国家重臣意见不一,谁知道这天下能撑到几时。

刘义之望着站在父亲身后的孟昶,心里暗自腹诽道,一会喷死你个小婢养的。

玛德,一个卢循就吓得你四处逃窜,要是把国家交到你这种人手中,那才是真的完了。

“陛下,卢贼势大,朝廷大军还未返回,为了宗庙社稷,请陛下移驾江北。”

孟昶没有说话,而是他的队友诸葛长民率先提出建议。

毕竟,孟昶出场之前,总要有个人先帮他热热场子。

果然,诸葛长民的一番话,引得朝臣交头接耳,反对者寥寥无几,反倒是不少人跟着附和。

孟昶望着刘裕的背影,想要看出他此刻的内心想法。

可惜的是,刘裕依旧稳如泰山,腰背挺直的立在那里。

气氛已经烘托起来,孟昶趁热打铁,站出来开口说道:“陛下身系国家安危,不应该处于危险的境地。如今妖贼逼近建康,形势万分危急,臣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名,而至家国于不顾。”

卧槽,这是在指桑骂槐啊!

骂自己老爹死守建康,只是为了刘家的名誉,并没有考虑国家安危。

“请陛下移驾江北,忍一时之屈辱,待到大军平定叛乱,便可重返建康,统御万民。”

孟昶话一说完,他的党羽便跟着附和,声泪涕下的劝谏皇帝要保重自己,暂时忍耐。

总之一句话,谁要是主张坚守建康,就是不考虑陛下的安危,只顾及私利,罔顾国家大局。

我靠,孟昶果然有两把刷子,把皇帝拉出来当挡箭牌。

这样一来,还不能直接攻击孟昶贪生怕死,毕竟人家可是为了皇帝,为了大局。

你越骂他,人家的忠臣形象越立得住。

为了国家而忍受骂名,这不是忠臣是什么。

刘义之脑子疯狂运转,想着怎么反驳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。

他给你输出情绪,那你就给他摆事实,讲道理。

“陛下,臣有话要说。”

刘义之站了出来,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纸片人,也不管皇帝同不同意,毕竟他不能说话,就当他同意了。

随后死死的盯着孟昶说道:“旧都沦丧,北地子民盼望陛下,如幼子盼望父母,时至今日,我朝依然不能收复失地。倘若今日移驾江北,旧事必将重演。”

“北地沦丧,退守江南,江南失陷,移驾江北,若是江北有失,诸位大臣要去往何地。”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