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首页 > 灵异悬疑 > 山石梦笔谈 >第五章 革命党人史(二)36(1 / 1)
  • 手机阅读本书

第五章 革命党人史(二)36(1 / 1)

接着说说岳麓山下埋骨的中国同盟会革命党人。

刘道一(1884—1906),湖南湘潭人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。少年时期喜欢阅读进步书籍,1903年受革命潮流影响,加入华兴会。1904年赴日本留学,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。1906年,刘道一受黄兴委任为萍浏醴起义领导人。到达长沙后,刘道一将核心同志召到水陆洲船上秘密开会,商定了起义的具体计划。不幸的是,刘道一因在长沙、衡山等地运动新军、筹集军火,引起清政府注意,在从衡山返长沙途中被清军逮捕。面对严刑拷问,刘道一怒斥道:“士可杀,不可辱,死即死耳!”在狱中写下:“天地方兴三字狱,但期吾道不终孤。舍身此日吾何惜,救世中天志已虚”的诗句。1906年12月31日,刘道一在长沙浏阳门外从容就义,年仅22岁。

刘道一牺牲后,孙中山题写悼诗:半壁东南三楚雄,刘郎死去霸图空。尚余遗业艰难甚,谁与斯人慷慨同。塞上秋风悲战马,神州落日泣哀鸿。几时痛饮黄龙酒,横揽江流一奠公。黄兴题写悼诗:英雄无命哭刘郎,惨澹中原侠骨香。我未吞胡恢汉业,君先悬首看吴荒。啾啾赤子天何意?猎猎黄旗日有光。眼底人才思国士,万方多难立苍茫!

陈天华(1875至1905),原名显宿,字星台,湖南新化人,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,著有《猛回头》、《警世钟》等书。华兴会、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。1905年冬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发《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》的斗争,于12月8日愤而在东京大森海湾,留《绝命书》万余言,勉励同学“坚韧奉公,力学爱国”。

姚宏业(1886至1906),字剑生,湖南益阳人。1904年留学日本,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,并于日本神田之青年会组织路矿学校,首倡保护路矿主权。曾参加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发《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》的斗争,后回国创办中国公学,因遭官绅阻扼,于1906年3月悲愤投黄浦江而死。1906年5月23日由禹之谟等发动长沙民众公葬二烈士于岳麓山。

陈天华和姚宏业墓于1993年4月被公布为HUN省文物保护单位。该墓作为岳麓山辛亥革命志士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研究陈天华、姚宏业生平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感想,“中国同盟会”是否和一战二战中的“同盟国”、“协约国”概念有相似之处?文化上讲,同盟国指的是德意日,协约国一半是英法联军和当导致一系列条件触发(例如比利时、瑞士的中立地位被破坏时)时候会一起战争的互相具有约定协议的结果。“中国同盟会”的命名已经不可考,但他们揭竿而起和为民请命的状态与一战前后世界各国,例如苏俄十月革命、墨西哥政变、西班牙叛军等等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融为一体。

蒋翊武(1884年12月21日—1913年9月9日),湖南澧州(今澧县)人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,主办《大江报》等报刊。1913年,蒋翊武在广西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时,被亲袁的广西军阀逮捕并杀害。蒋翊武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,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“开国元勋”。1903年,他进入澧州高等小学堂(今澧县第一中学),第二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设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。这时,革命思潮已在湘西北流行,蒋翊武阅读了清政府查禁的《扬州十日记》《嘉定屠城记》《黄帝魂》等书,接受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、民主主义思想。有一次,一个清朝官员来学校训话,告诫学生不可学洪、杨(洪秀全、杨秀清),而要学曾左(曾国藩、左宗棠)。血气方刚的蒋翊武当众站起反驳说:“洪杨,民族功臣;曾左,民族罪人!岂有攘斥功臣而效法罪人的?”他的话,使清朝官员张口结舌,却赢得了同学的敬重。1913年8月29日,蒋翊武南行至广西全州所属兴安县唐家冲,为驻军统领秦步衢的部下所捕,由全州押解至桂林。秦电告广西都督陆荣廷,陆致电袁世凯和黎元洪促袁速杀蒋以绝后患。9月1日,翊武被押至桂林。在狱中,翊武历数袁世凯罪恶,并作遗书数千言,先传至黄贞元,再传至其夫人。9月9日4时,翊武被押至丽泽门外刑场,着绸衫裤,向围观群众讲演革命大义,坐红毯从容就义,时年28岁。1916年,归葬长沙岳麓山。1921年12月,孙中山出师桂林,专程来到丽泽门外凭吊蒋翊武,下令修建纪念碑,并亲笔题写了“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”。

覃振(1884/1885-1947),HUN省桃源县人。1902年入县漳江书院。1903年肄业常德府中学堂。1904年春,参加华兴会,留学东京弘文学院。1905年参加同盟会,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。1906年参与公葬陈天华、姚洪业于长沙岳麓山;嗣又策应萍浏醴起义。失败后逃亡日本。1908年,奉命回国策划革命,被捕。在狱中继续进行革命活动。1911年9月,获释。任湘桂联军督战官,率师援鄂。后任湖北军政府秘书。宋教仁被刺后,他与蒋翊武返湘谋划讨袁。事败,东走日本。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,任湖南支部长。次年回湘,从事反袁驱汤(芗铭)活动。1916年组织正谊社,自任副社长,推动中华革命党在湘各项工作。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,曾任湖南检阅使、总统府参议兼法制委员。1924年,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,并主持汉口执行部,指导湘鄂党务。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,他任特别委员会宣传部部长。1932年被选为立法院副院长,代理院长。1943年任国民政府委员。抗日胜利后,蒋介石发动内战,他不满蒋氏所为。1947年4月18日,逝世于上海。

岳麓山上的这些革命党人墓,熠熠生辉,被中国近代史所铭记。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,……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“正史”,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,这就是中国的脊梁。”

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提到了他们。我想这指的就是岳麓书院上埋骨的各位将士。他们甚至隶属不同的党派,在1920年代,他们牺牲的原因也来自各方,例如就义、投江、被执政党杀害、被暗算和害死,等等。鲁迅先生又说:“这一类的人们,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?他们有确信,不自欺;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,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,被抹杀,消灭于黑暗中,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。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,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,倘若加于全体,那简直是诬蔑。”

这个问题回答得清楚,但也悲愤而令人动容,革命党人的死,换来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一句轻飘飘的评论。彼唯有见于近而无见于远,有察于寡而无察于多,肉食者鄙,,端推此辈。(严复《救亡决论》)。

南宋绍兴诗人陆游有一首《病起书怀》全文为:“病骨支离纱帽宽,孤臣万里客江干。位卑未敢忘忧国,事定犹须待阖棺。天地神灵扶庙社,京华父老望和銮。出师一表通今古,夜半挑灯更细看。”

军阀混战时期并不美好。距离那个可以随意杀人的年代只过去了一百年。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查看目录